有些产后妈妈会碰到一件既尴尬又痛苦的事,那就是一个关于“尿”的问题,除了产后漏尿、尿失禁、还有俗称尿不出来的产后尿潴留。
一般来说,妈妈们在顺产后4~6小时内就可以自己小便了,但如果在分娩6~8小时后甚至在月子中,仍然不能正常地将尿液排出,并且膀胱还有饱涨的感觉,那么,就可能已经患上尿潴留了。
产后尿潴留的危害
产后尿潴留不仅可以影响子宫收缩,导致阴道出血量增多,还是造成产后泌尿系统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主观感觉上也给产妇带来明显痛苦。
为什么会导致产后尿潴留
1、孕期子宫压迫膀胱及盆腔神经丛,使膀胱肌麻痹。
2、剖宫产后的产妇,由于伤口疼痛,对排尿有恐惧心理。
3、产妇产前积存了大量尿液,产时膀胱受压,导致产后膀胱感觉迟钝,或因膀胱受压致粘膜水肿、充血而堵塞尿道及膀胱,导致肌张力下降。
4、产程延长时,宝宝头部的持续压迫,使盆底肌肉和神经拉伸,进而使其受损,致使膀胱及尿道黏膜张力减退,膀胱逼尿肌无力,这可能损害正常排尿反射。
5、会阴裂伤或会阴侧切的疼痛、产后宫缩痛、产后的精神紧张,可能使支配膀胱的神经功能紊乱;反射性的引起膀胱括约肌痉挛引起;孕产妇伴有一系列的不良情绪,负面心理降低了膀胱紧张度与感受度。
6、随着年龄增长,盆底肌肉弹性减弱易损伤,恢复能力下降。
上述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尿液存留过多,难以及时排出,因膀胱过度充盈便会增加尿潴留发生几率。
如何预防及治疗产后尿潴留
1、低频电生理技术
治疗原理:通过低频电流对逼尿肌、会阴肌肉和括约肌的刺激,使会阴放松。
使用小低频,通过电刺激促使腰骶部盆腔肌肉产生规律性收缩运动,带动膀胱肌肉节律运动,解除膀胱逼尿肌麻痹,还包括了对会阴肌肉和括约肌的刺激,使会阴肌肉放松。
分娩后及时进行电刺激治疗,对尿潴留也起到非常好的预防效果。
2、心理疏导
对于害怕疼痛而不敢排尿的患者,家人应帮助新妈妈解除顾虑,鼓励她及早下床排尿,及早下地活动。新妈妈不要总躺在床上,因为躺在床上容易降低排尿的敏感度,这就有可能阻碍尿液的排出。
3、条件反射
听水流声诱导排尿。排尿时可打开水龙头,利用条件反射解除排尿抑制,使新妈妈产生尿意,促使排尿。
4、运动
孕妇在孕期多运动,加强腹肌锻炼,至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此种原因的患病可能。产后进行凯格尔运动,做凯格尔运动注意要在会阴伤口复原后再进行锻炼,通过持续的凯格尔运动,可以锻炼盆底肌肉,促进排尿功能的恢复。
5、热敷
①热敷耻骨上膀胱区及会阴:热毛巾放于下腹部,增加腹压、放松腹部肌肉;
②敷脐:用食盐半斤炒热,布包熨脐腹,冷后炒热敷脐。
6、按摩
按摩膀胱区:将手置于下腹膀胱膨隆处,从脐侧向足侧轻轻按摩并逐渐加压,以减少膀胱残留尿量(切忌暴力,以免充盈的膀胱破裂)。
分娩后多久可以做产后康复
产后半年之内是盆底肌康复的黄金时期,否则随着年龄增大不但增加治疗难度,而且子宫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障碍等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会越来越高,越来越严重。所以,重视盆底功能检查和及早进行盆底康复是每位妈妈明智的选择。
供稿:女性保健康复科 罗丽梅
编辑:院办
审核:李英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