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通过带有登革热病毒的雌性伊蚊(花斑蚊)叮咬而传染给人类。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经过呼吸道、消化道或接触等传播。夏秋季节由于高温多雨,蚊虫容易孳生,因此是登革热的高发季节。登革热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可以预防,因此预防措施的重点在于防蚊和灭蚊。专家提醒,蚊虫叮咬会引发登革热等疾病,请大家一起动手,翻盆倒罐,清理积水,从源头灭蚊。
如何从源头灭蚊?
●疏通沟渠,以免积水孳生蚊虫。
●及时清除单位、住户室内外各类型小积水,如房前屋后、阳台、天台、花盆托盘、各种闲置盆罐容器、废旧轮胎、消防池等。
●水养植物(万年青、富贵竹等)、储水池(缸)等注意及时换水,庭院喷水池、假山水池、荷花盆、莲盆等积水无法清除时可采取养鱼等方法,杜绝蚊虫孳生。
如何预防登革热?
1.到登革热流行区旅游,应穿着长袖衣服及长裤,并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蚊虫驱避药物;
2.房间应装置蚊帐或防蚊网;
3.使用家用杀虫剂杀灭成蚊,并遵照包装指示使用适当的分量;
4.避免在“花斑蚊”出没频繁时段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5.发生登革热暴发流行的地区的居民应主动配合城管、爱卫部门入户调查蚊媒密度;
6.如果在登革热流行季节或者去登革热高发国家旅游回来出现发热伴骨痛/皮疹应尽快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旅游史以助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