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前
育龄妇女在计划怀孕前应主动接受口腔健康检查。怀孕期间的女性由于内分泌和饮食习惯发生变化、体耗增加等原因,往往容易引起牙龈肿胀、牙龈出血、蛀牙等口腔疾病,而在这期间里,孕妇往往不便进行治疗。在妊娠前通过口腔检查,能够减少口腔患病的机会。
妊娠期
1、妊娠期孕妇不仅要接受自身的口腔健康教育与指导,提高自我口腔保健能力,还应接受有关胎儿口腔及牙发育、婴幼儿口腔保健知识的学习。
2、孕妇应认真进行每天的口腔清洁维护,坚持每日早晚刷牙。重点做好妊娠期龈炎的防治,除认真刷牙外,必要时可配合使用有抗菌作用的漱口水,以保持口腔环境的清洁。
3、妊娠期的营养对以后儿童口腔及牙健康影响很大。除了充足的蛋白质外,维生素A、D和一些无机物如钙、磷摄入也十分重要。以确保儿童牙齿的正常发育和矿化,同时对儿童颌骨的发育也有帮助。
4、妊娠期妇女最好不用或少用药物,很多药物能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导致胎儿畸形。妊娠12周内是药物致畸最敏感的时期。妊娠初期,应防止风疹之类的病毒感染,不使用镇静、安眠类药物,防止可能造成的唇裂或腭裂等畸形的发生。
5、如果在妊娠过程中,确实发生了口腔问题,请选择好就诊时机。在怀孕早期和晚期接受复杂口腔治疗,会因为紧张和疼痛增加胎儿流产和早产的风险。妊娠期前3个月,口腔治疗一般仅限于处理急症,避免x线照射;妊娠4到6个月是治疗口腔疾病的最好时机,这个阶段母体处于较稳定时期,但也应该注意勿把x线直射到盆腔和腹部;妊娠后3个月应避免进行口腔治疗,一般采用保守治疗,以免引起早产。
妊娠期处于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所以在口腔保健中,强调预防为主,考虑怀孕前,最好到医院进行一个详细的口腔检查,确保妊娠中免受致病折磨,生出一个健康可爱的好宝宝。
(口腔科 周稚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