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听力筛查是指在新生儿出生后自然睡眠或安静的状态下进行的客观、快速和无创的电生理学检测。很多家长认为自己的家族中没有听力障碍的人,孩子没必要进行听力筛查。
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意义在于:是早期发现新生儿听力障碍,开展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的有效措施;是减少听力障碍对语言发育和其他神经精神发育的影响,促进儿童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国内外报道表明,出生正常的新生儿听力障碍的发生率约为1‰~3‰,而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听力障碍的发生率更高达2%~4%,广东地区发病率为2.2‰,故所有新生儿均需进行听力筛查。
我院的听力筛查主要通过耳声发射(OAE)、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等方法进行,筛查的结果以“通过”或“未通过”表示。一般而言,OAE和AABR一起检测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可以达到95%以上。
1. 耳声发射(OAE):耳声发射是通常声波传入内耳的逆过程,即产生于耳蜗的声能经中耳结构再穿过鼓膜,进入耳蜗的外毛细胞,然后由外毛细胞反射出能量,在外耳道记录得到,测试两耳仅需要几分钟。
2. 自动听性脑干诱发电位技术(AABR):通过专用测试探头实现的快速、无创的检测,目的在于与OAE技术联合应用于筛查工作,全面检查新生儿耳蜗、听神经传导通路、脑干的功能状态。采用OAE+AABR联合进行听力筛查,可以大大降低听力障碍的漏诊率。
听力筛查时间:
1. 初步筛查(初筛):新生儿生后2-5天住院期间;
2. 第2次筛查(复筛):出生42天内,如住院期间初筛没“通过”,或初筛结果“可疑”,甚至初筛已经“通过”,但属于具有听力损失的高危因素婴儿(如曾经住过重症监护病房的患儿、有听力障碍家族史或颅面部畸形等),均需要进行听力复筛。
值得注意的是,听力损失的原因很多,除了携带耳聋基因、宫内发育异常等外,在出生后也受环境因素、生长发育、疾病、药物等的影响,即使孩子出生时听力筛查已通过,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留心观察孩子的听力发育情况,发现异常需马上回医院进行检查,以免错过干预的最佳时机。
新生儿听力筛查可及早发现听力障碍儿童,一般情况下,在6个月内确诊听力障碍的儿童,及时给予干预、治疗或佩戴助听器、植入人工耳蜗等,对孩子以后的生活、工作影响不大。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每一个新生儿均非常有必要进行听力筛查!
儿童保健科咨询电话:0766-8828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