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晚饭后,1岁7个月的小彦突然呕吐不止,刚开始时呕吐的都是一些未消化的东西。小彦的家长并不以为意,以为是一般的“胃肠炎”,带他到附近的私人诊所就诊。
可是,经过多日的治疗并未见效,小彦还是一直呕吐,进食或者饮水会加重症状,呕吐物由原来的未消化的东西到浅绿色或者黄色的东西,而且精神状况也越来越差,甚至连抬头的力气都没有了。此时,小彦的爷爷开始紧张了,平时活蹦乱跳的孙子,现在怎么会一下子变成了一颗蔫了的菜呢?于是马上带孩子到我院就诊,医生了解情况后,马上安排腹部X光片检查。好家伙,胶片上居然发现有10个排成一排的小圆球!

这些带有磁力金属小圆球(巴克球:为一款国外流行并进入国内的成人解压磁性球,绝非宣传的“益智玩具”,借助金属球的磁场特性,可以组合出众多的造型。由于带有强磁性,比较小,有些还色彩斑斓,容易被婴幼儿误服。)在小彦的肚子里通过磁力的作用排成了形,堵塞肠道,引起肠梗阻。由于呕吐时间较长,小彦已经出现了中重度的脱水、代谢性碱中毒、低钠血症、低钾血症及低氯血症等严重的并发症,而且随时有可能出现肠穿孔危及生命。
门诊医生马上给小彦办理入院,经过扩容、补液、补钠、补钾等处理,脱水、电解水代谢紊乱得到纠正,精神明显好转。但肚子里的金属小球仍然是个“定时炸弹”,随时会爆炸,须尽快通过手术将巴克球取出。我院儿科马上联系广州市儿童医院,当天晚上转诊到该院进行急诊手术,手术顺利把磁力球取出,目前小彦已经康复出院。
巴克球带有强磁性,有可能继续隔着肠壁和肠粘膜相互吸引,导致肠子及粘膜被夹住,在持续磁力的作用下,肠子和粘膜被压迫而逐渐出现缺血、坏死、穿孔,而导致大量的细菌进入腹膜,就有可能迅速出现感染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婴幼儿都有很强的好奇心,天生好动,喜欢玩珠子、棋子、扣子等小物品,并会不经意地往嘴里或者会塞入耳朵、鼻孔里,容易被异物伤害,这就需要家长对幼儿进行安全性教育,危险性的小物件不要摆放到小儿可触及的地方。
家长们,如果孩子出现了不同寻常的呕吐、腹痛,请不要大意,请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