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每年都有很多人因用药错误或者药物不良反应生病住院,其中有一部分人是死于用药不当或者用药错误。多数用药问题并不是药物本身质量不过关,而是由于选择或者使用药物不当造成的。在此,我们给大家讲讲儿童用药最容易犯的几个错误。
看不懂药品名称
药品包装上通常有通用名和商品名。如阿奇霉素片、阿奇霉素颗粒等为通用名,但它的商品名有希舒美、舒美特等。不同厂家所用商品名各不相同,但是通用名却是一样的,主要药物的成分也是一样的。同一厂家生产的药品商品名也有很相似的,但是药物却完全不一样。如泰诺和泰诺林,前者是复方感冒药,含对乙酰氨基酚、盐酸伪麻黄碱、氢溴酸右美沙芬和马来酸氯苯那敏。后者是只含有单一成分对乙酰氨基酚的退热药物。
在用药前,一定要仔细看清药品的名称,小心不要前后使用了通用名相同而商品名不同的药物。那样会给儿童重复用药,容易造成药物的中毒。药品包装相似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尤其是同一家药厂生产的不同药品。所以,家里备了同一药厂不同药品的也需格外小心,用药前切记仔细核对,必要时找人核对,以免拿错药、用错药。
几种药同时吃,中西药混吃
很多家长会为了方便,中药加西药,多种药一起服。事实上,无论中药还是西药,绝大多数药物进入体内要经由肝脏代谢灭活、肾脏排泄清除。由于儿童的肝肾功能还不健全,所以应尽量避免多种药物同时服用,以免造成肝肾报伤。如果病情需要多药同服,也应该知道如何正确服用。例如,当需要中药和西药同服时,我们一般建议两种药物至少间隔1个小时服用。
多种药物同时服用时,还需注意各药物的有效成分,以避免重复用药,加重不良反应。很多复方感冒药里都含有退烧用的对乙酰氨基酚成分,多种药物同服就有可能导致对乙酰氨基酚过量,造成肝损伤。
剂量弄错
药品有不同的剂量单位,比如毫升(mL)、毫克(mg)等。如泰诺林有两个浓度的产品,混悬液的药物浓度是160毫克/5毫升,而混悬滴剂是500毫克/5毫升,如果家长不仔细核对浓度很容易给错剂量。
像糖一样吃保健品
不少家长怕孩子缺维生素或微量元素,选择给儿童服保健品。保健品的厂家为了配合小朋友的口味,把产品的口味做得很好,以至于不少孩子把保健品当糖吃。
保健品吃多了也会中毒,提醒家长们要告诉孩子这不是糖,并要把保健品放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或者锁进柜子里。
抗生素的滥用
孩子感冒发烧,家长根据以往去看医生的经验,于是给孩子随意使用抗生素预防肺炎。事实上,感冒发烧没那么容易就发展成肺炎。抗生素可以用来治疗细菌性肺炎,但不能预防肺炎。滥用抗生素将增加抗生素耐药的概率,导致儿童一旦真正需要使用抗生素时,抗生素不再起作用。
对于抗生素的使用,还有一些误区:
其一,病好了立刻停用抗生素,没用够疗程也容易导致细菌耐药。
其二,随意停用或频繁更换抗生素。抗生素治疗细菌性感染是个逐渐起效的过程,需要2-3天才能看出效果,并不是吃了一个剂量就能立竿见影,因此不要随意停用或频繁更换。
其三,抗生素越新越好,一进医院就要求医生开三代头孢。事实上,抗生素没有谁比谁更厉害一说,不同的感染部位的致病菌不同,因此不同的抗生素针对不同的致病菌。比如皮肤软组织感染,一代头孢就很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