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自9月份到现在已经复课两个多月了,家长们是否会为您孩子有以下情况而担忧呢?特别是幼升小的家长们!
1、初入学校,孩子是否适应学校里的生活?这么小能照顾好自己吗?
2、初入学校,能否适应新的学习呢?
3、初入学校,孩子是否与其它小朋友合群呢?会不会打架啊?
以上可能出现的问题均可能是孩子对新环境的暂时不适应造成,多数短暂出现,慢慢会向好处发展。
但以下的一种情况是最让家长、老师担心的,这种情况也是刚回学校里出现得比较多的情况,也是老师建议家长带孩子到医院就诊的重要原因之一----多动症。
在医院里医生所遇到的多动症孩子,大多数是因为开学没多久,老师就反复向家长投诉:“你的孩子在学校里上课坐也坐不定,上课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课,总是上课开小差、搞小动作,还打扰到其它同学上课、严重破坏课堂纪律”等等。作为家长,接到老师的投诉是多么的让人气愤,以至于对孩子进行责骂、批评,结果孩子没变好,还越来越差。最后不得不把孩子带到医生那里进行求助。
作为家长,我们首先要了解不同年龄段多动症的表现都会出现什么情况,好让我们及早地去发现、及早地去干预。
1、婴儿期:主要表现为多动,不安宁,易激惹,过分哭闹、叫喊、喂养困难。这些孩子气质类型多为难养型。
2、学龄前期:以“多动”为主要表现。躯体活动明显比其他同龄儿童多,精力旺盛,活动过多,难静坐,随意走动,爱发脾气,不守规则,不服管教,与其他小朋友不能友好相处。开始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表现。
3、小学时期:多动、冲动、注意力不集中表现突出,上课东张西望,不专心听讲,似听非听,易受到外界刺激分散注意力,冲动任性,不愿意排队等候,话多说个不停,经常插话,情绪不稳定,有攻击行为,与人相处困难,经常被老师投诉。
4、中学时期:有一定自控意识,多动可能减少,但注意力集中仍困难,接受教育能力迟钝,缺乏自尊心和动力,办事不可靠,有攻击性、冲动性行为,情绪不稳,说谎,逃学,容易发生事故或少年犯罪。
孩子存在这么多问题行为,我们又应该如何对待呢?

对于家长,我们可以这样做
1、对于有上述疑似多动症症状的孩子,家长应该及时就诊进行诊疗。
2、让孩子自行制定时间表,每天自己管理自己的东西,养成使用记事本的习惯,天天如此规范孩子,使得这些规则在孩子身上得到内化,让孩子自己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是不可以做的,达到让规则去管理孩子,而不是家长管理孩子。
3、安排适当的任务(如家务)给孩子,培养孩子的责任和能力。对于孩子有良好行为给予表扬,及时强化。
4、对于孩子的多动、冲动、注意力不集中等行为,家长要理性对待,切勿责骂、批评,防止孩子出现情绪、行为问题(品行障碍或对立违抗行为)。
5、对孩子进行注意力训练、感统训练,减少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行为。与孩子进行一些娱乐、体育活动。在游戏中培养亲子关系,通过一些规律性游戏,在快乐中学会遵守,从而学会控制冲动。
如果孩子的多动症症状明显,对孩子生活、学习、社交等影响太大,可予以药物、心理治疗联合干预的方案。对于多动症的孩子,需要家长、老师、医生多方位的支持,才能起到理想效果。
儿童心理行为专科
开诊时间:每周四全天
出诊医生:冯锦红 主治医师
出诊地点:门诊综合楼五楼儿童保健科503室
咨询电话:0766-8828663
供稿:儿童保健科
编辑:院办
审核:李英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