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是指出生胎龄小于37周的新生儿,出生体重低于2500克的称为低体重儿,早产儿和低体重儿全身脏器发育不成熟,功能没有那么健全,不像足月儿可以较好地适应外界环境,很容易发生各个器官的疾病,在眼睛方面,很有可能出现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随着我国围产医学和新生儿学突飞猛进的发展,早产儿、低体重儿的存活率明显提高,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病却有明显的上升趋势。视网膜是眼睛成像的重要组成部分,光线从外界进入眼球,通过视网膜感光传递到大脑,产生视觉,如果将眼睛比作照相机,那视网膜就是底片。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发生于早产儿和低体重儿的可致盲性眼病。由于出生时视网膜血管没有发育成熟,出生后视网膜血管在外界的刺激下可能出现发育异常,形成不良的新生血管,进而出现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并逐步加重造成牵拉性的视网膜脱离,最终导致失明。出生胎龄越小、体重越小的新生儿发病率越高,而长时间吸氧也是发病的重要诱因。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因发生在眼球内,从眼睛外观上无法分辨是否发病,部分家长往往没有引起重视,当病变发展到晚期出现严重的视网膜脱离时会看到黑眼珠中央发白、孩子无法追视,而出现这种情况时为时已晚,治疗的最佳时机早已失去,因此一定要尽早前往有检查资质的医院进行视网膜病变筛查才能明确孩子的视网膜健康与否,早期筛查和正确治疗可以有效地阻止病变的发展。

视网膜筛查需要将孩子瞳孔散大才能进行检查,因此检查前需要滴散瞳眼药水,需要家长按照医生的指引将眼药水滴进孩子眼睛里,不能滴到眼皮上,这样无法达到检查需要的散瞳效果;在正式检查前1小时内不要喂奶或喂水,防止检查时孩子呛咳出现呼吸道阻塞;新生儿眼部皮肤比较娇嫩,筛查后眼周皮肤可能出现红肿,一般数小时或1-2天后即可自行消退,家长不必过分担心;检查后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眼药水或眼用凝胶等防治眼部感染。
如果家有早产儿、低体重儿,或者孩子出生后有较长时间吸氧的情况,应及时进行视网膜病变筛查,一般情况下出生胎龄31-32周以下的早产儿应在出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1-32周开始进行视网膜筛查,而出生胎龄32周以上的早产儿出生后即可进行筛查。如果筛查中发现了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医生会明确孩子病情并告知家长,无需手术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定期复查,部分病变随时间推移可自愈,而需要手术者一定要引起重视,家长千万不能耽误最佳治疗时间,需及时到上级医院或专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术后也需要遵医嘱及时复查。

我院引进了当今国际最前沿的儿童广域眼底成像系统-Retcam3,用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和新生儿眼病的筛查
除了早产宝宝,有下列情况的也应进行眼病筛查:
1.出生体重<2500g的低出生体重儿;
2.双胎、多胎新生儿和有严重全身疾病者;
3.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超过7天并有连续吸(高浓度)氧史;
4.临床上存在遗传性眼病家族史或怀疑有与眼病有关的综合症,例如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青光眼、视网膜母细胞瘤、先天性小眼球、眼球震颤等;
5.怀疑有宫内感染的,例如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疱疹病毒、梅毒或弓形体等;
6.颅面形态畸形、头颅血肿、大面积颜面血管瘤,或者哭闹时眼球外凸等;
7.出生2个月仍不能追光。
温馨提示
每周四下午2点半为门诊视网膜病变筛查时间,准备程序较多时间较长,原则上应按以下流程提前挂号预约检查。
检查时孩子会哭闹,检查前1小时始不要喂奶、水,以免呛咳引起窒息。
检查时请携带婴儿抱被及所需婴儿用品。
预约请挂眼耳鼻喉科。
特殊情况另行通知。
惠民政策
根据广东省出生缺陷综合防控项目管理方案(2021-2023)的减免政策:广东省户籍孕妇(配偶为广东省户籍)或持有效《广东省居住证》的流动人口孕妇所娩早产儿均可免费获得一次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初筛和初筛阳性复筛。
如果您家宝宝是在本市或省内不具备视网膜病变筛查的助产机构出生,而又需要进行视网膜病变筛查,可以按照以下流程到我院进行筛查:

供稿:保健部|梁燕玲
编辑:院办
审核:李英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