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免疫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对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真菌等的抵抗力较差,尤其是刚入学的低龄儿童,非常容易生病。孩子一生病,家长的身体、心理势必经受双重挑战,身心俱疲。
作为患儿的代言人,孩子就诊时,家长们如何才能清晰的向医生描述孩子的病情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来医院前注意事项
01症状表现
孩子出现症状时,家长们要细心记录症状出现的时间、部位,减轻或加重的因素,严重程度及持续的时间等。这些信息非常有助于医生进行疾病诊断并判断疾病对孩子生理功能的影响。切记在某些疾病诊断未明确前,不可随意给孩子服“止痛药”,以免掩盖“真相”。
简单说就是孩子生病后,出现了哪些与平时不一样的表现。常见的症状有发热、咳嗽咳痰、腹泻、呕吐、腹痛、皮疹、黄疸、惊厥、发绀、少尿、水肿、血尿、呕血便血、精神不佳、呼吸困难等。
02检查治疗
此次疾病发生后何时何地做过哪些检查,有哪些异常结果。吃过什么药,吃了多久,症状有何变化。还做过什么治疗。这些问题绝对是对记忆力的挑战啊!不懂点专业知识真的很难记住哇!
其实这些内容并不需要硬背,方法就是:如果是在同一家医院就诊,接诊医生可以从电子病历系统中调取孩子之前的就诊记录,您只需告知此次疾病第一次就诊日期即可;如果是选择了另外一家医院就诊,您需要带齐之前就诊的门诊病历,这样医生也能获得以上问题的答案。
03既往史与过敏史
此次疾病前因何原因住院治疗过?有没有蚕豆病史?有过敏的食物、药物、吸入物、接触物吗?如果是3岁以内的婴幼儿,还需提供出生情况史,如出生孕周、生产方式、出生体重、出生评分等。
04接触史
致病因素的接触情况,比如是否曾接触过传染病人?有没有曾处于致病环境?
05去医院时别忘了带宝贝门诊手册、挂号卡、奶瓶、尿布、卫生纸、替换衣服、湿纸巾、垃圾袋等。
06尽量避免用电话述说病情,以免延误病情。很多症状是无法用语言表达清楚的,何况父母的医学知识有限,必须在医生看到患儿后才能诊断。
此外,儿童用药很精准,药量不仅与年龄有关,更与体重相关,所以就诊前一定要准确测量孩子的体重。
到医院后注意事项
01如果是父母和其他家人共同带宝贝看病,向医生述说病情时最好由一个人做具体述说。表达不准确时,可让其他人纠正或补充,不要你一言我一语的说法不一致。
02如果进诊室后宝贝开始哭闹,没有必要用力摇晃、拍打或大声哄逗,这样并不能止住宝贝的哭声,反会增加诊室噪音,影响医生听诊。
03带宝贝进诊室前最好先排尿或把纸尿裤包好,避免医生检查宝贝时,宝贝把尿浇到医生身上。
04腹泻时要带大便,从大便中留取蚕豆大小一块即可;尿液异常时须采集清晨第一次尿,一般20毫升左右,这样有助于医生诊治。
05如果在家测过体温,应说明什么时候测的,测过多少次,最高达到多少度。
以上是就诊过程中医生经常会问到的问题,很多时候宝贝会在深夜或假日发病,家长们对需要代言的内容心中有数,才能更加快捷准确地提供全面的信息,协助医生做好疾病诊断与治疗。这样在需要时就不会茫然无措。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尽量避免带孩子去人流密集场所,多参加户外亲子活动,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均衡饮食,规律作息,以提升孩子的免疫力!
供稿:急诊科 | 黎文翠
编辑:院办
审核:李英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