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宝宝一天天长大,妈妈最盼望的就是宝宝每天能吃更多更好的食物,长得更高更健康。如何更好地给宝宝添加辅食?儿童保健科营养专科门诊将开设《乳母和0-1岁婴幼儿营养膳食指导》的专题讲座,届时将会和宝妈们一起探讨如何给宝宝更好的营养膳食,期待宝妈们的到来!


母乳喂养能满足婴儿6月龄内全部液体、能量和营养素的需要,母乳中适宜水平的营养既能提供婴儿充足而适量的能量,又能避免过度喂养,使婴儿获得最佳的、健康的生长速率,为一生的健康奠定基础。因此,对6月龄内的婴儿应给予纯母乳喂养。
满6月龄至1周岁内的婴幼儿,母乳仍然是重要的营养来源,但单一的母乳喂养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其对能量以及营养素的需求,必须引入其他营养丰富的食物。与此同时,7-12月龄婴幼儿胃肠道等消化器官的发育、感知觉以及认知行为能力的发展,也需要其有机会通过接触、感受和尝试,逐步体验和适应多样化的食物。
辅食添加的原则:每次只添加一种新食物,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循序渐进。从一种富铁泥糊食物开始,如强化铁的婴儿米粉、肉泥等,逐渐增加食物种类,逐渐过渡到半固体或固体食物,如烂面、肉末、碎菜、水果粒等。

7-9月龄婴儿刚开始添加辅食时,可选择强化铁的婴儿米粉,用母乳、配方奶或水冲调成稍稀的泥糊状。婴儿刚开始学习接受小勺喂养时,由于进食技能不足,只会舔吮,甚至将食物推出、吐出,需要慢慢练习。可以用小勺舀起少量米糊放在婴儿一侧嘴角让其吮舔。切忌将小勺直接塞进婴儿嘴里,令其有窒息感,产生不良的进食体验。观察2-3天,如婴儿适应良好就可再引入一种新的食物,如蛋黄泥、肉泥等食物。
7-9月龄婴儿需每天保持600ml以上的奶量,并优先添加富铁食物,如强化铁的婴儿米粉等,逐渐达到每天1个蛋黄和/或鸡蛋(如果蛋黄适应良好就可以尝试蛋白)和50g肉禽鱼,其他谷物类、蔬菜、水果的添加量根据婴儿需要而定。7-9月龄婴儿的辅食质地应该从刚开始的泥糊状,逐渐过渡到9月龄时带有小颗粒的厚粥、烂面、肉末、碎菜等。

10-12月龄婴儿的辅食质地应该比前期加厚、加粗,带有一定的小颗粒,并可以尝试块状的食物。大多数婴儿在7-8月前萌出乳牙,可以帮助婴儿啃咬食物。此时婴儿的乳磨牙均未萌出,但婴儿牙床可以磨碎较软的小颗粒食物。尝试颗粒状食物可促使婴儿多咀嚼,有利于牙齿的萌出。
10-12月龄婴儿应保持每天600ml的奶量;保证摄入足量的动物性食物,每天1个鸡蛋加50g肉禽鱼;一定量的谷物类;蔬菜、水果的量以婴儿需要而定。

下面介绍几个7-12月龄婴幼儿的辅食食谱:
1. 里脊肉末胡萝卜粥
制作方法:50g猪里脊肉洗净、剁成碎末。胡萝卜刨丝,并切成米粒大小,先蒸熟胡萝卜粒,然后加到锅里,和里脊肉末、大米/小米、适量的水煮成粥。一岁以内的婴儿食用的话,不建议加盐。(胡萝卜可以替换成香菇、南瓜、淮山等。)
2.秋葵碎鸡蛋羹
制作方法:鸡蛋一只(约50g),秋葵一条(约20g)。秋葵灼熟切碎,秋葵籽需要拍扁或拍碎。打入鸡蛋,加入水约50ml(鸡蛋和水比例约1比1)拌匀,加入秋葵碎上蒸锅(水开后)5分钟即可。牙齿较多咀嚼吞咽能力较强的婴儿食用,秋葵可以切薄片蒸。
3. 肝泥蛋羹
制作方法:少许猪肝或鸡肝、鸭肝,洗净、煮透(杀灭病毒、细菌),再切成碎丁,打入鲜鸡蛋一个,加入适量水,拌匀,上锅蒸熟(水开后蒸8-10分钟),晾凉即可给宝宝食用。
4.云吞
制作方法:购入云吞皮适量。猪里脊肉剁碎,加入洗净切碎的葱、少许橄榄油(核桃油),调匀,包上猪肉葱馅做成云吞,煮熟,即可。
5.鱼肉饼
制作方法:草鱼鱼腩肉(去骨)50g或三文鱼腩肉50g,剁碎,加上少许玉米淀粉和蛋清液拌匀做成饼状,上锅蒸熟(水开后蒸8-10分钟),再滴入少许柠檬汁在肉饼面上,晾凉即可给婴儿食用。

|